当前位置:龙符小说吧 > 开局贾府小厮,红楼签到十年 > 第一百六十九回、命案背后

开局贾府小厮,红楼签到十年第一百六十九回、命案背后(1/3)

    当然,这个想法也只是一瞬,显然林如海不太可能这么做。

    而看着李昭在沉思,林如海又笑着问道:“难道,从这案子中,你还不曾看出什么来?”

    绣衣卫那边自然有这案子相关的卷宗,来龙去脉都在那里,李昭既然跟在顾遥手下,顾遥又是吴百户手下的总旗,他们便是主要负责调查这个案子的,那肯定看过资料了。

    虽然如此,李勇却也只是隐约琢磨到了一点东西,不敢说自己一定就看出了什么来。

    而林如海这回没有外人在,似乎也是有心要好好指导他一番,便再问道:“你以为,此事只是一个很小的命案?”

    虽然接连死了三个人,而且凶手不被抓到的话,可能还会继续死人,但这样肯定不足以让此案引起这么大的关注。

    尤其是同时引起皇帝和太上皇的注意,都派了人来来过问,这也是如今“三法司会审”能成型的原因。

    可以说,这个案子已经超越了其本身的性质,成为了另一种较量的舞台。

    “莫非,大人的意思是,今上与太上皇,有意拿这个案子做文章?”

    林如海说到这个份儿上了,他也不需要故意瞒着什么了,看出什么就说什么。

    其实以他听到的心声来说,林如海毫无疑问,是真心为了他好,所以才会与他说这些事情的。

    当然,因为情绪波动不强烈,所以这心声其实很模糊,也是因为林如海在李昭面前的确没什么遮掩,要不然就得跟那云儿一样,什么都听不到了。

    林如海笑着点了点头,赞赏道:“昭儿,你果然不会让本官失望!”

    等站起身来,来回走了几步,他回头又说道:“你可知道,工部缘何在今上时,突然被冷落了?”

    工部历来是不受重视的,这个观点对,但也不全对。

    在外界看来是如此,但其实,在太上皇当政时期,工部是有过一段“兴盛”时期的。

    而那段时间,也正是太上皇热衷于下江南的时候。

    三下江南,虽然是由那两淮盐运总商的江春接待,但太上皇的其他行宫、别院,却都是工部出马,仿造皇宫缩小规模所建。

    而此外,也是在太上皇任上,翻修了许多的宫廷建筑,也算是好好过了一把前面几任没有过够的享乐瘾,真正体会了富有四海的帝王的乐趣。

    然后等今上登基的时候,一查居然还有一大堆定制的材料没有用完的。

    没办法了,只能用来兴修寺庙和诸王府。

    同时,还把皇城一边宫墙去了,把那些废弃材料再次利用,将太液池西边的位置都用来做民居。

    太上皇任上留下的烂摊子,在皇帝亲政这十几年,经过他励精图治,早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,现在海内升平,看起来倒似乎又有些太上皇登基之初的鼎盛样子了。

    当然,这一幕如果太上皇不在了,在地下他大概还会感到欣慰。

    但现在他还活着,这前后对比起来,就感觉有些分外讽刺了。

    所以太上皇和皇帝之间的关系,其实可想而知,不说水火不容,但指定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
    再加上有人从中撺掇作梗——这是完全可以想见的……

    要不怎么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呢,太上皇时候的显贵,在今上时自然不受重用,像是工部这地方,在先前用完了之后也就渐渐恢复了原本的清冷模样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还有其他一些,这些人自然就会想着,要找回昔日的荣光,而他们最大的希望,当然就都着落在了太上皇身上。

    其实在今上刚刚亲政的时候,太上皇与他还算有个蜜月期,那时候真是好一幅父慈子孝的场面。

    皇帝没有对太上皇的政策进行什么更改,也没有动他留下来的大臣们,太上皇自然也没有指指点点,反倒真地放权给他。

    似乎除了皇帝不那么享受了,跟太上皇时期并没有本质区别。

    而这转折点,大概还得要追溯到十三年前林如海在兰台寺担任大夫的时候。

    兰台寺行御史的监督职权,相当于是朝廷和皇帝的喉舌,这个机关当今自然是想要控制在手中的。

    哪怕在太上皇的命令下,兰台寺一直对他十分配合,但不换上自己的人,总归还是不放心。

    不过兰台寺卿王政经营多年,又有尚书令为奥援,皇帝想要动他没那么容易,所以只能一步步来。

    但却没想到,只那一步,却让王政那边产-->>

更多章节可以点击:开局贾府小厮,红楼签到十年,本章网址:http://www.lonfuwx.org/lonfu/103892/16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