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龙符小说吧 > 盘点十大盛世:皇帝目睹后世繁华 > 第131章卫子夫

盘点十大盛世:皇帝目睹后世繁华第131章卫子夫(1/6)



因而中唐以后出现“冠冕皂隶,混为一谈”的情况;特别是自安史之乱以来,有不少平民出身的士卒因军功得授五品官以上官秩,上升为士族。

由此从前士庶之间严格界限便逐渐消失,凡是姓郑的都自称荥阳郑氏,姓李的都自称陇西李氏、赵郡李氏,无从辨别其为旧士族还是新士族。

武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、严惩贪污的政策,“尝与宰相议及刺史、县令”,并派遣“使者以六条察州县”,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。

对于贪赃枉法的官吏,不论官位高低,一律严惩不贷。

反之,对于贤才则破格拔擢。武则天对于为官清正、正直不阿的臣僚非常器重,对于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士非常赏识,并能对其一一加以重用。

由于武则天能够注意整顿吏治,赏罚严明,赏其当赏,罚所当罚,明察善断,有知人之明,因而能从广泛搜罗人才中拔擢贤才以为己用,

正如《资治通鉴》所评说:“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,然不称职者,寻亦黜之,或加刑诛。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,政由己出,明察善断,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。”

武则天对纳谏的重要性有深刻的理解,在建言十二事中,“广言路”、“杜谗口”,也占了重要地位。

垂拱二年三月,她设立铜匦于朝堂,鼓励百姓上书言事。

武则天虽然政令严明,刑罚严峻,“当其忍断,虽甚爱,不少隐也”。

但是她对于直言敢谏的臣民却十分敬重,尽量采纳他们的建议,即使言语有所冒犯,也能加以宽容,免予追究。

在她统治时期,很少有人因为直谏获罪的,因之直言敢谏在朝中蔚然成风,使下情得以上达,这对于改革弊政、促进政治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。

武则天的统治稳定之后,开始启用酷吏。为巩固统治,武则天使用了严酷手段。

为掌握国家统治大权,她毒死了已立为太子的亲生儿子。

称帝第二年,武则天便用两大酷吏之一的来俊臣杀了另一个酷吏周兴;至万岁通天二年,又杀死来俊臣,结束了酷吏政治。

经济上,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,轻徭薄赋、与民休息,武则天称“天后”时,就在建言十二事中建议“劝农桑,薄赋役”。

为贯彻诏命,朝廷规定对地方官吏的考核,以农业生产是否发展作为重要标准,如果州县官吏所在地区“田畴开辟,家有余粮”者则予以奖赏;反之,如“为政苛滥,户口流移”者则加以惩罚。

武则天掌权以后,为了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,又延揽农学家编撰了《兆人本业记》颁发到州县,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。

此时均田制开始瓦解,民户逃亡现象开始普遍。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,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。

因此,武则天统治时期,社会是相对安定的,农业、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。

全国户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的380万户增加到唐中宗神龙元年的615万户,平均每年增长21%。这在中国古代是一个较高的增长率。

文化上,武则天召集文学侍臣周茂思、范履冰等人编纂《要览》《字海》及《乐书要录》等书。

其中,《字海》收录有所有武则天首创的则天文字,《乐书要录》为唐朝一部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乐律文献,在华夏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
武则天还改制音乐机构,将内教坊改为云韶府,习雅乐,促进宫廷音乐的发展。

武则天执政期间是大唐音乐过渡阶段,上承唐初的雅乐,下为唐中期燕乐、俗乐奠定基础。

军事上,武则天执政时期至武周建立后,与周边各国的局部战争,时起时伏,以武周胜利为多。

武则天在位15年中,基本上维护了帝国的统一。

西域唐太宗时期,唐朝占据了西域。唐高宗至武则天在位时期,唐朝与吐蕃为争夺西域烽烟不息,安西四镇时置时罢。

载初元年,吐蕃进占安西四镇。长寿元年,武威军总管王孝杰等率军击破吐蕃,收复安西四镇。从而结束了唐蕃在西域反复争夺的局面。

长安二年,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,取代金山都护府,管理西突厥故地,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,巩固了唐廷对西域地区的管辖。此举使得丝绸之路畅通无阻,极大的促进了世界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。

吐蕃在西南,崛起的吐蕃政权成为边疆大患。

继长寿元年击败吐蕃夺取安西四镇后,长寿三年二月,王孝杰又击破吐蕃孛攵论赞刃三万余人。

万岁通天元年三月,王孝杰等与吐蕃大将论钦陵、赞婆交战于素罗汗山,遭遇大败。论钦陵提出罢免安西四镇驻兵,并瓜分十姓突厥之地的议和方案。武则天采纳郭元振的意见,拒绝割地,并用郭元振的离间计,使吐蕃君臣互相猜忌。

论钦陵于圣历二年被杀,赞婆与论钦陵子弓仁举部来降。

-->>

更多章节可以点击:盘点十大盛世:皇帝目睹后世繁华,本章网址:http://www.lonfuwx.org/lonfu/112828/13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