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龙符小说吧 > 崇祯崛起:我祖宗朱元璋没死! > 第一百四十九章 农事忙完工事忙

崇祯崛起:我祖宗朱元璋没死!第一百四十九章 农事忙完工事忙(2/3)

多之后,那些被崇祯召见的农民心中的害怕畏缩也基本消散一空。

    等到第二天,他们村子里的村令拿着崇祯所写的问题,依次问询时,基本上人人都能够开口。

    于是,第二天的一大早,在村子里住了一晚的新军将士,就骑着马,带着写满了纸张,奔赴京城,将这写满答案的内容交到了崇祯手上。

    只有二十份内容,这么点东西,崇祯自然不需要劳烦刚刚辛苦完的理政监再过滤一道,而是直接拿在手中,细细查看。

    农民们的话,经过村令的记述,口语化相当明显,一行行看过去,就仿佛在听他们说话一般。

    在查看的过程中,崇祯还当真看到了不少自己之前没有注意的问题,而且,里面还有不少很重要的点。

    等他细致将二十篇的内容统统看完,农令体系如何执行,也在他心中有了规划。

    “看来,还是要以一人分管数村的形式来,不过,就不能随意安排所管辖的村落了。”

    农民们的回答中,让崇祯最受惊醒的,就是他们的土地问题。

    每名被选定为符合合格农令标准的农民,自然都是自己有田的,否则也不可能展现出自己耕种的本事。

    当下,春耕时节,他们自然也都在自家土地上,根据自己的耕种方式,在田地中种上了庄稼。

    崇祯最早的想法,其实是将这些预备农令均匀分到当下京郊的四五百个村庄之中,保证三个四个村落中有一个农令。

    但是现在看来,这样的方法肯定是不合适的。

    若是这样操作,那么这些农民自己已经耕种好的田地,就必须与其他人更换,因为土地上中下田的不同,尺寸的不同,仅仅换田所需的时间就不会少。

    而且换到不是自己耕种的田地上,他们要想达到自己之前的效果,就必须对已经种好的田地进行整顿,这样又会消耗他们精力。

    更不用说农民们故土难离等等情绪问题了。

    当下来看,最合适的方式,肯定还是就近担任农令。

    本村只有一个预备农令的,就直接在本村担任农令,然后同时兼任周遭两个村落的农令;

    本村有一个以上预备农令的,其中一人在本村担任农令,另一人则在邻村担任农令,分散担任不同村落的农令,但是不必迁移;

    特定地区预备农令稠密,而部分地区没有预备农令的,则在当地预备农令中,挑选迁移,但是会保证换到更多更大的田地。

    这就是崇祯看完之后,心中定下的思路。

    至于具体村落划分,还需要根据京郊村落地图来细致确定。

    可以预计的,将这么多村落与这么多农令搭配,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只怕同样会相当耗时耗力。

    好在,崇祯可以在确定安排的思路之后,将这件事情交给他手底下的人手执行。

    “传朕旨意,以锦衣卫为主,乡间巡查军辅助,着手安排农令与村落的搭配。涉及需要调配农令的事宜,一律通过村令征求预备农令本人的意见。期间遇到问题,一律上呈朕!”

    如此一来,等到这一块的安排做完,农令这个崇祯期待很久的事务,便可以切实执行了!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“陛下,您看,这就是草民所讲的打造方式!”

    正所谓好事成双,崇祯刚刚将农令的事务统统安排,然后,便有内侍前来通报,之前他安排下去的工匠事宜也有了进展。

    不过,不是那几个工匠商议的工匠体系有了进展,而是最开始时,当着崇祯的面,主动请缨的那名年轻匠人,传来了喜讯。

    “嗯,确实是将一件物件的打造分成了多个步骤,不过,这样的为何会让效率产生如此大的增长?”

    崇祯当下,正随着这名年轻匠人参观他这两天搭建的所谓秦时锻造体系。

    据这名年轻匠人杨尚所讲,在这两天的时间里,他以三十名工匠搭建的锻造铺子,已经生产出了超过百件农具。

    这样的效率,基本上是一般工匠打造效率的两倍!

    崇祯自然第一时间就找了监督的新军将士,询问具体情况。

    在新军将士给出了确实如是的答复之后,他便专程前来查看了。

    这个三十人的铁匠铺中,数个火炉被单独摆放在一个方向,三十个干得热火朝天的铁匠仍然在猛烈地锻造着农具。

    其中,最吸引崇祯目光的,便-->>

更多章节可以点击:崇祯崛起:我祖宗朱元璋没死!,本章网址:http://www.lonfuwx.org/lonfu/113137/14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