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龙符小说吧 > 我竟然成了圣僧 > 第二十二章 七月七,有鬼妇化生

我竟然成了圣僧第二十二章 七月七,有鬼妇化生(2/3)

传统的七夕节,乞巧节。

    世俗狗男女集中发狗粮的日子。

    也是小僧最不开心的时候……

    关于乞巧,周逸倒是知道一个发生在另外一个唐朝的典故。

    据传,唐玄宗李隆基常在七夕之夜,在皇宫搭建高台,以瓜果供织女。

    又让宫女拿七孔针穿针引线,祈求织女上仙赐予“巧”。

    再将蜘蛛放在小金盒里,待到天明打开盒子查看蛛丝的疏密程度,以此判定所得“巧”的多少。

    彼时周逸只当是封建迷信,如今他却有些不确定了。

    这个世界纵然没有神仙。

    可一定也有类似的高人吧。

    “先生你看,那些大户人家,都在忙着收晒了一天的绫罗绸缎。这也是七月七的传统之一。”

    “之一”两个字,香珠有意加重。

    七夕节的真正含义,先生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。

    周逸笑道:“是吗,我也晒了一天了。”

    香珠奇道:“衣服吗?”

    “当然不是。”周逸目光顺着自己身体向下移去,微笑道:“是一样,你所没有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香珠一怔,旋即双颊通红,羞涩的低下头:“奴家没有的东西……先生你好坏坏啊!”

    周逸奇道:“你想什么呢?”

    香珠扭捏道:“先生在想什么,奴就在想什么。”

    周逸伸手向下,摸了摸肚子:“我是说我肚子里的书,你有吗?”

    香珠张大嘴巴,随后狠狠白了眼周逸。

    这些日子,先生闲来无事就喜欢翻阅徐府藏书,也没少让她多看点书。

    可她哪听得进去,看书简直要人命啊。

    “先生,我知道一个好地方。肯定还没打烊。”香珠凑到周逸耳边。

    “行吧。”

    周逸跟随香珠,行走在县城昏暗僻静的长街上。

    两旁皆是青砖黑瓦的小院或是黄泥土墙的老屋。

    人声轻寡,灯火暗淡。

    转过一株老槐树,又上了柳岸旁的青石拱桥,眼前豁然一亮。

    河岸一侧,商铺林立,蓝灰色的幡牌布条随风而舞。

    酒楼,茶肆,客栈,赌坊,牙行,典当行……应有尽有。

    灯火通明,人影幢幢,沸反盈天。

    “文和县虽小,却也是五脏具全,那里就是本县最大的酒楼,庆春楼。”

    香珠迈着盈盈莲步,边走边介绍。

    身侧的周逸却猛然止住脚步,扭头望向不远处的河岸垂柳旁。

    就见不少妇人正蹲在岸边,将一个个婴儿放入河中,随波逐流。

    仔细看去,那些“婴儿”虽然惟妙惟肖,可都是用木蜡雕刻而成,并非真的婴儿。

    “先生在看什么呢?哦,那也是七夕节的传统之一,名为化生,小娘子们在河里放置蜡婴,祈求生子。”

    香珠说道,也不知想到什么,目光隐露感伤。

    周逸没有吭声,目光停留在其中一名妇人身上。

    那妇人身着淡黄的长裙,云鬓蓬松,气质端庄,容貌素雅,乍一看去,和其余的妇人并无太大分别。

    可落在周逸眼中,她周身上下笼罩着一层灰色阴影,摇曳不定。

    除了周逸,其余妇人却都对她视若无睹。

    就仿佛,压根看不见此人。

    ‘阴怪?’

    周逸目光一凝,便想要收回。

    这时,体内清冷雪白的剑丸似生感应,剧颤起来,急不可耐,欲要呼啸而出!

    剑气未发,可一缕无形无质的剑韵却越过桥河,直逼岸边妇人。

    妇人脸上哀婉柔情瞬间化为乌有,抬起头,肌肤苍白,双眸却是两团骇人的黑洞,隐隐升腾着枯黄烟霾。

    “道韵?”

    妇人缓缓立起身,凝视周逸,怀里抱着婴儿,嘴边浮起冷笑,隔河传音:“哪来的小郎君,竟敢在本县主面前逞威风?”

    县主?

    周逸暗道奇怪,这又是什么称谓?

    他嘴上不说,体内剑丸却昂然升腾,剑气溢出,贯通上中下丹田,游走于周身百骸。

    咻……

    萦绕在河岸上空的那一缕微渺剑韵瞬间暴涨。

    周围普通人毫无知觉。

    岸边的小娘子们若无其事。
>

更多章节可以点击:我竟然成了圣僧,本章网址:http://www.lonfuwx.org/lonfu/56368/2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