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龙符小说吧 > 朕真的不务正业 >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

朕真的不务正业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(3/6)

于赵手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,虽然依旧苦寒,但也不是人不能活的地方。

    万历八年的会试,正在如火如荼的准备着,所有人的目光,都被科举所吸引,鸿胪寺卿陈学会,最近十分的头疼,四夷馆的番使询问大明四夷馆番夷学子是否可以参加科举,陈学会严词拒绝,而后禀报了陛下。

    主要是朝鲜的学子在闹腾,洪武、永乐年间,朝鲜学子可以参考,到了宣德年间,就完全不可以了。

    四夷馆的学子可以参加大明的科举考试,的确是洪武、永乐年间的祖宗成法,朝鲜的诉求,真的不是无的放矢,洪武四年,金涛、朴实、柳伯儒参加了科举,金涛是同进士出身第三甲第五名,朴实、柳伯儒名落孙山。

    唐朝的科举专门设有宾贡进士,就是给番夷科举用的,回回人李彦升、新罗人金元卿、崔致远都中了进士,五代十国时崔光胤,北宋的金行成、王彬、权适、元代时的安震、李谷等等。

    番使们询问:宾贡进士,自唐就有,大明在洪武、永乐年间,别国学子也能参加大明科举,怎么到了现在反而不行了?

    大明极度保守,就是比保守更保守,在这件事上,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,礼部对此再次言辞拒绝,甚至专门上了一份奏疏,解释了其中的详情,不是开放包容的问题,是利益问题,举人、进士的名额都是固定的,让这些夷狄考试,那就真的是宁予友邦,不予家奴了。

    万士和还专门进宫了一趟,面呈陛下,把更深次的原因,剖析清楚。按照万士和的一贯主张,夷狄狼面兽心,畏威而不怀德,这些个夷狄参加大明科举,不过是为了镀金,而后归国博弈效力去了,他们的根儿不在大明,没有必要。

    朱翊钧欣然应允。

    万历八年会试这个名利场的博弈再次开始了,张党、晋党、浙党杀的难解难分,在裁判朱翊钧的偏心之下,张党算是大获全胜。

    会试大总裁依旧是大明元辅张居正,副总裁为王崇古,主考官为申时行,副考官为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余有丁,在确定了主副总裁、主副考官之后,大明会试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。

    大总裁是张居正,主考官是申时行,但副总裁是王崇古,副考官是余有丁,余有丁是浙江宁波人,南宋名臣余天锡后人,是浙党的人,而且是现在浙党的中流砥柱。

    平衡就像是矛盾一样存在于万物之间,即便是以张居正这种威权元辅太傅,也没有把会试搞成张党的一言堂。

    朱翊钧对这个博弈的结果还算满意。

    正月十六日,京师终于过完了小年,鳌山灯火喧嚣之后,归于了平静,今年的大明皇帝依旧没有出现在鳌山灯火的现场,只要不看,就能避免赏赐,大明皇帝在修省一道,一如既往的吝啬。

    正月十六这一日,朱翊钧收到了张居正致仕的奏疏,理由和历史上的一样是:高位不可以久窃,大权不可以久居,至万历七年十二月十七日止,张居正成为一品大员已经九年之久,即便以大明久任而言,张居正必须要在万历八年完成自己的致仕,再待下去就不礼貌了。

    朱翊钧以先生丁忧致仕一年为由,一品仍不足九年,仍要留下张居正。

    张居正再上奏《辞考满加恩疏》,以君上曲全之仁、微臣自处之义、朝廷优老之德三辩,请陛下恩准期满致仕。

    再留下去,那些个言官,真的要指着他张居正的鼻子骂他贪图权柄。

    让朱翊钧意外的是,李太后下了道懿旨到内阁,准许了张居正的致仕。

    “娘亲,先生辅弼有功,怎么可以让其轻去!”朱翊钧直接杀到了离宫后院,询问李太后这是什么意思!李太后应该说:辅尔三十岁,到那时再作商量。

    现在,李太后这么一表态,张居正就真的可以离朝了。

    环召之恩是嘉靖皇帝,先帝所托是隆庆皇帝,作为太后,李太后当然可以决定张居正的去留,就像当初决定高拱去留一样。

    李太后哄着朱常治,朱常治好命,王夭灼这个亲娘都没抱几天,倒是李太后天天抱着孙子,当真是隔代亲,连潞王朱翊镠都靠边站了。

    李太后让奶娘把要吃饭的朱常治抱走后,才坐下来,看着朱翊钧说道:“皇帝啊,娘亲是个妇道人家,不懂那么多的道理,在娘亲看来,高拱是狼子野心,那张居正就是豺狼虎豹,这些个大臣们啊,都是一样的。”

    陈太后在一旁点头,她还真-->>

更多章节可以点击:朕真的不务正业,本章网址:http://www.lonfuwx.org/lonfu/74109/4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