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龙符小说吧 > 剑来 > 第四百零六章 书上书外

剑来第四百零六章 书上书外(3/6)

是春。

有道理。

暮色里,陈平安和茅小冬尚未返回书院。

崔东山的院子那边,头一回人满为患。

李宝瓶,李槐,林守一,于禄,谢谢。

加上裴钱和石柔。

林守一和谢谢坐在青霄渡绿竹廊道的两端,各自吐纳修行。

束手束脚的石柔,只觉得身在书院,就没有她的立锥之地,在这栋院子里,更是局促不安。

关于李槐等人的身世来历、或是修为实力,陈平安断断续续大致提到过一些。

李宝瓶的二哥李宝箴,石柔是见识过的,是个极有城府的狠人。

李槐的父亲据说是一位十境武夫,曾经差点打死大骊藩王宋长镜,还一人双拳,独自登山去拆了桐叶宗的祖师堂。

于禄的身份,陈平安没有说过,但石柔已经知道这个年纪不大的高大书生,是一位第八境的纯粹武夫。

谢谢当下的身份,据说是崔东山的婢女,石柔只知道谢谢曾经是一个大王朝的修道天才。

石柔站在院门口那边,有意无意与所有人拉开距离。

石柔知道这些人第一次来大隋求学,一路上都是陈平安“当家作主”,按照陈平安和裴钱、朱敛闲聊时听来的言语,那会儿陈平安才是个二三境武夫?

为何这些放在任何一个大王朝都是天之骄子的人物,好像对于陈平安一个初来驾到书院的外乡人,对于他的安排,觉得是一件很自然而然、甚至是天经地义的事情?

李宝瓶在崔东山的小书房那边抄书。

裴钱和李槐趴在正屋门口那边的绿竹地板上,搬出了崔东山颇为喜爱的棋盘棋罐,开始下五子连珠棋。

规矩是当初崔东山坑惨了裴钱的那种下法。

于禄盘腿坐在两人之间,裴钱与李槐约好了,每个人都有三次机会找于禄帮忙出招。

脚踏两条船、担任狗头军师的于禄,比经常斗嘴的裴钱和李槐还要聚精会神。

石柔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外人。

可她明明是一副仙人遗蜕的主人,大道可期,未来成就可能比院内所有人都要高。

换成宝瓶洲任何一座宗字头山门,不应该将她供奉起来?

而在这里,谁都对她客气,但也仅是如此,客气透着毫不掩饰的疏远冷淡。

石柔想不明白。

蔡府总算送瘟神一般将那位便宜老祖宗给礼送出门。

从蔡京神到府上灶房的厨子,都如释重负。

大概唯一略有失落的,便是那些有机会伺候那位俊美神仙的俏丽婢女了。

崔东山离开了州城,没有直奔京城,而是寓居于京畿之地的一座大道观内。

道观一位主持斋仪、度人入道,故而在道门谱牒上缀以“法师”尊称的年迈道人,以论道玄谈的名义,登门拜访。

魏羡心知肚明,老道人必然是一位安插在大隋境内的大骊谍子。

这半点不奇怪,崔东山闲来无事的时候,还给魏羡看过一份名单,是大隋如今仍然蛰伏在大骊各地的死士、谍子,三教九流,尚未挖掘出来的谍子自然更多。上边许多以朱笔画圈的名字,崔东山说是专门贩卖情报的货色,属于两面谍子,最好玩,六亲不认,只认钱,跟他们打交道,比较提神。

只是有些出乎魏羡意料,老道人虽是大骊谍子无疑,可简明扼要说完了一份谍报后,真开始与崔东山各自坐在一块蒲团上,坐而论道,谈天说地。

听得魏羡打瞌睡。

在老道人离开后,崔东山指了指对面的蒲团,说道:“趁着热乎,赶紧坐。”

魏羡虽然坐下,却没有坐在蒲团上,只是席地而坐。

崔东山从咫尺物中取出一张古色古香的小案几,上边摆满了文房四宝,铺开一张多半是宫廷御制的精美笺纸,开始埋头写字。

魏羡问道:“崔先生为何临时改变主意,离开蔡家,急匆匆往京城这边跑,但是又止步于此?”

这是魏羡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。

崔东山没有抬头,没有给出答案,而是离题万里反问了一句:“你觉得人心复不复杂?”

魏羡点头道:“自然。”

崔东山曾是中土神洲公认的书法大家,笔下行云流水,哪怕是魏羡远观,仍是觉得赏心悦目。

崔东山继续书写那份所有谍报汇总后的脉络梳理,缓缓道:“人心,看似难料。其实远远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复杂,世人皆贪生怕死,这是人之秉性,甚至是有灵万物的本性,之所以有异于禽兽,在于还有舔犊情深,儿女情长,香火传承,家国兴亡。对吧?越是出类拔萃之人,某一种情感就会越明显。”

魏羡想了想,“是此理,但更多还有那些模糊杂糅的均-->>

更多章节可以点击:剑来,本章网址:http://www.lonfuwx.org/lonfu/89129/406.html